中美两国大学篮球教学差异的比较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关键词:中国;美国;高校篮球;教学;差异摘要:篮球教学的合理性、效率性和规范性是高校教学管理和运动训练的核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文从校园发展情况、文化培育、课程体系、毕业要求、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并据此指出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赶超先进水平的总体方向,以期为我国高校高水平棒球运动员的培养、分析提供借鉴。校园篮球运动乃至全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关键词:中国,美国,大学篮球,教学,差异。 1005 0256.2016.07.003 引言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代表着篮球运动发展的潮流和最高水平,而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大学篮球联赛(NCAA)为NBA提供了80%以上的球员,成为NBA顺利运行的基石。
与此同时,在中国大学校园里,篮球运动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首选运动,与足球并驾齐驱,其普及度和受欢迎程度远非其他运动所能及。中国大学篮球正尽力模仿美国大学篮球的组织和竞赛模式。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大学篮球只学了一个完整的外壳,并没有彻底理解、学习和吸收美国大学篮球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因此进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阶段[1]。中国篮球不仅水平难以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抗衡,竞技能力严重下滑,各项运动项目的成绩不佳,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上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何构建有效的教学机制,促进国内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和运动的发展,提高篮球竞技能力,与西方篮球强国相抗衡,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体系的建立和手段的实施源自于篮球理念的设计、篮球文化的传播和科学的训练与管理。因此本文拟对中美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与教学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校篮球运动员训练方案、策略与教学模式中美职业篮球对比,为我国高校竞技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提供理论参考。1校园拓展与文化氛围培育不得不承认,西方体育文化在篮球运动形成的过程中蕴含着更为深刻的体育内涵与思想,中华民族文化对体育与篮球理念与精神的影响确实乏善可陈。不可割裂或抛弃的是,篮球运动不能仅仅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娱乐健身方式,它的精神内涵与人文情怀等文化因素应该得到充分的理解。
篮球文化的内容包括精神、物质、制度和符号四个方面,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影响着高校师生的精神生活。高校篮球的符号文化除了对内部人员产生影响外,更是对周边产生的一种文化向心力[2]。1.1中国根据媒体报道和本人在校园的观察,我国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数庞大,群众基础雄厚,这在场地相对丰富的大学校园中就可以看出来,尽管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专业或业余篮球队和综合性场馆,但篮球专用场地却并不多见,因此硬件设施的配套程度和学校的重视程度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篮球运动的需求。虽然有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等全国性运作,但难掩校园篮球整体竞技水平不高、企业赞助薄弱、参赛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新闻媒体参与热情时断时续、宣传效果不尽人意等问题,使得整个大学联赛活动在大学生中知名度不高[4]。鉴于中美两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高等教育发展程度、竞赛体制等,中国高校在招生、培养专业学生运动员、开展高水平竞技篮球等方面才刚刚起步,硬件设施投入以及与市场运作、新闻媒体参与、技术等密切相关的专业技术校园活动开展均存在不足。KETICHENGGUO6 BULETIN OF SPORT SCIENCEAND TECH NOLOGYVol. 24.NO. 7.20161.2 美国美国是现代篮球运动的发源地,篮球在美国的普及程度仅次于足球。
据史料记载,美国第一场正式的篮球比赛就是在大学校园里举行的。因此,篮球运动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大学硬件设施充足,万座以上的专业篮球馆随处可见,几乎每所学校都成立了自己的篮球队或篮球俱乐部,运动水平较高。另外,美国高校篮球队的训练和比赛尤其受到学校级管理者的重视,也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每赛季校际比赛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新闻媒体几乎疯狂地跟踪报道,营造了一种氛围,形成了校园独特的文化景象,不仅树立了学校自由、奔放、充满运动气息的形象,也成为提高学校声誉的手段,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该校[3]。 2.课程体系与毕业 现代社会,加强文化课程的学习是培养文化素质教育、提高运动员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的基础,从而提升运动竞技水平。2.1中国 我国高校对运动员学习训练的管理模式各有不同,总体来说有两种类型:一是建立校级体育管理责任制来管理运动员的学习训练,人员组成复杂多样,如分管体育的校长、专业部主任、辅导员、体育竞赛管理委员会主任和教练组等;二是专业体育管理委员会协同其他相关部门、教务处进行管理。各高校对专业篮球运动员毕业的规定也比较宽松,倾向于忽视或轻视文化课程成绩而注重运动成绩。
中美大学对职业运动员的学业和文化课程均有强制性要求,训练和联赛的安排能够充分配合课程和学业。美国的优势在于学业管理细致化、法制化,执行力强、效果好,在联赛的安排下,各部门负责;特点是学习效果与训练、比赛挂钩,采取放宽学习年限、保留学籍的方式,确保学业课程和学分的完成。遗憾的是,中国大学对职业体育的管理模式虽然有两种,但宏观大于细节,灵活大于执行。学习、训练、比赛分开处理,训练强度低,比赛场次少(约为美国大学的1/3),竞技能力处于相对业余水平,从每年晋升CBA职业运动队的人数就可以看出。2.2在美国通过专业考试并被大学录取后,学生在选择专业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在宽进严出的学分制管理下,若未能在规定期限内修完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可以申请延期,直至修完学分毕业。解决课程学习、完成学业和高强度训练之间矛盾的方法,从NCAA规章制度和章程的硬性规定中可见一斑,如:1)专业运动员的毕业率必须与学校普通学生的毕业率相同;2)运动员的学习和学业管理与其他学生的管理部门一致,独立于体育管理部门;3)运动员的选课权和成绩管理权只属于班主任,不受运动员、教练员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干涉。
此外,有资格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按全日制管理,学业成绩不得低于整体平均水平,否则也将被取消比赛资格。因此,各大学体育中心都通过实时成绩档案来检测学业学习的进度。此外,哈佛大学强调,在竞争激烈的体制下,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丰富课外体育活动,以保证参与者的健全人格、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因此,许多大学都鼓励篮球运动和活动,把具有竞争性和娱乐性的体育比赛作为提高学生教育过程的重要部分。为所有学生提供参加体育比赛的机会被美国大学视为自己的使命。3教学与管理3.1中国文化课程中的中国学习一直是高校专业联赛课程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中国高校参加专业篮球比赛的球员分布在文学、法律、教育、管理等分散的文科专业。比赛期间难免缺课,必然导致专业文化学习不系统、不连贯的现象。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心理压力很大,同时加上旅途疲劳,身体以恢复为主,文化课的学习基本处于抑制状态。由于长期受“只重训练实效,轻文化养成”思想的影响,专业运动员在文化课学习上一直表现得敷衍了事、偷懒不已。这一方面与特长生招生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运动管理部门与课程管理部门或教务部门分工不明确、各自为政、推卸责任有关,难以建立统一认识或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从而难以保证文化课教学的有效性和运动员思维等综合能力的提高[5]。
此外,所采取的管理模式是以单位为单位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非社会类平行辐射式的凝聚性组织模式。其缺点是影响力和受众较小,层次有限;不受学校重视,经费和场地有限,难以举办大规模、较为正规、综合性的文化活动。3.2 美国美国高校遵循综合素质与学业水平平等的原则,鉴于此,普遍实行学分制,对运动员没有特殊的照顾。学生专业选择范围广,自由度高,招生制度灵活多样。因此,该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专门规定:严禁将运动员仅作为赢得比赛的筹码,必须保证学业和学分,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确保教学育人原则的实现。在美国考试诚信度高的氛围下,规定任何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定数量的学期,不得参加任何大型文体比赛或联赛超过四个赛季,并且完成规定学分是硬性规定。完成选课后,上课形式主要以学生练习为主,虽然上课组织有些松散,但非常重视学生参与过程,对学生上课出勤管理非常严格,所有课程必须出勤。此外,在美国大学校园里,篮球运动更多的是由学生协会组织的。为了解决学与训的矛盾,许多大学帮助运动员毕业,并投入专项资金和人员进行辅助教学。4改革建议如何更有效的发展校园篮球,提高大学篮球教学的有效性中美职业篮球对比,将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与文化课程学习相协调,成为大学篮球教学的关键,也是引导大学生真正投身校园篮球运动的宏观导向。
如何完善高校篮球教学体系可以从宏观方向入手:1)加强文化课程学习与训练的协同管理,明确参加校际体育比赛的责任机构统一管理。2)更多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动作示范等方式,加强技术专业篮球师资的引进和篮球队教练员的培养。3)完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政策法规,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引导高校篮球与体育教学改革联动推进[6]。4)高校成立篮球俱乐部或校园篮球俱乐部,建设校园篮球文化,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篮球专业教学互补发展。5)建立完善的教职员工评价标准,鼓励其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运动员服务而不失原则等[7]。5结语综上所述,我国与美国在校园篮球发展、教学管理成效、竞技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在高校篮球教学培育中,高校师生要拥有良好的篮球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引进一定数量的高水平教练员完善师资队伍,丰富和有效运用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建立健全赛事管理制度,加大对我国高校篮球联赛的投入,发展和做强我国CUBA品牌知名度,营造浓厚的高校篮球文化氛围;以热爱、参与、拼搏、团队合作作为项目成果基调,传播高校篮球精神,使我国高校篮球事业得到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1]霍传松.非物质文化视角下中美高校篮球文化建设比较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12。[2]闫先友.中国高校篮球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2):120-121。[3]面向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普通高校篮球队发展目标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6):95-97。[4]张培峰,张晖.影响中美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因素比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5]张子雄.高校篮球教学俱乐部现状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7):54-57。[6]彭海峰,郑勇。论高校篮球教学体制改革与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5(7):82-84。[7]陈新建.美国大学篮球给我们的启示——基于马里兰大学训练考察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 30(5):116-118。(上接第4页)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存在问题。由上可知,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文化观念浓厚以及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1.2“边缘地区”的体育教师待遇不高,地位低下,学习机会少。表2 教师待遇满意度调查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比例1.2%3.7%93.3%1.8%在调查中发现,54.7%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师的待遇与其他学科教师有差别。从表2中可以看出,93.3%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的待遇持一般态度,1.8%的体育教师对此表示不满意,只有3.7%的体育教师对待遇比较满意,1.2%的教师对此表示非常满意。体育教师的情况值得我们关注。在边远贫困地区,除了生活条件差外,体育教师待遇不高,学校和家长对体育教育的观念不重,很多体育教师只是兼职教授体育课,有的体育教师想外出深造,但这样的机会很少。1.3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少。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只有田径场和篮球场,篮球场大部分是土地。在这些场地开展体育活动,不仅会让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还会缩短体育器材的使用寿命。该地区课外体育的开展处于器材匮乏的状态,场地问题更是导致器材短缺,这给课外体育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在调查的学校中,他们拥有的器材只有几个铅球和跳绳,有的足球、篮球都坏了,孩子们在课外活动中可以玩的体育器材就更少了。有些学校甚至认为,对于孩子来说,体育运动只不过是在地上画圈的游戏。
因此探索真正适合贫困地区孩子的“体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些民族自治地区中美职业篮球对比,一些学校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不仅让孩子们可以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还可以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传承和发展。2困境原因分析2.1观念落后,亲校生教育模式不成熟在访谈中,大部分家长认为学生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学习体育、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根本没有必要;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不够重视,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成为一种形式,学校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存在很多问题。家长的观念、学校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看法,很少有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总之,人们的观念比较落后,政府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学校家长教育模式不够成熟。推动学校课外体育事业的发展,仍需要学生、学校、家长三方的共同进步与努力。2.2 边缘地区经济落后,政府对体育教师的投入较少,提供的机会较少,他们在农村教育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的同时,还承受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这成为这些教师的真实写照[3]。当前极端贫困地区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的待遇令人深思,但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克扣工资的现象。“真正的体育教师”的缺失,导致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安排不当,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没有体育教师的主导和指导,有的体育教师甚至对自己所教的运动项目不甚了解,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到真正的体育教育。
2.3 场地设备投入少,政府监管薄弱。边缘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也会影响到学校场地设备的投入,政府无力投入,大部分地区普遍“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有的地区甚至因为“皇帝在远方”而挪用公款,政府对边缘地区的监管力度不够,贫困地区学校体育投入本来就很少,象征性的几个足球、篮球根本派不上用场,有的学校足球、篮球等器材都成了“摆设”,学生连体育器材都碰不到,能用的也就一些毽子、跳绳。在场地、设备匮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身边的体育资源,成为改善现状的可行、有效途径。3 结语通过我国集中连片的教育,